第(2/3)页 “吴总,”郑总终于开口,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坚定:“您说得对,我们不能逃避这场变革。 但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推进技术的革新,又不能忽视了人的因素。” 周曾也点了点头,沙哑的声音透露出工程师特有的冷静:“是的,我们需要一个过渡计划。 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工人都推向社会,这样会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 久久没有说话的温长宏,这个时候也开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从部分生产线开始试点,逐步推进智能化无人化。 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转岗计划,确保他们在变革中不会掉队。” 听到几个人的发言,吴浩微笑着点点头,然后看着众人说道。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确实,这件事情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需要逐步推进,一点点来。既能给工人一个适应的过程,也能让船厂在变革中稳步前行。” “但是,”吴浩加重语气说道:“该面对的迟早还是要面对的,是顿刀子割肉,一点点来,还是快刀斩乱麻,一步到位,这需要考验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指挥,当然,还有勇气。 我想说的是,其实造船业的智能化和无人化一直在进行,也一直在推进当中。只不过这种变化不太明显,进度也较为缓慢,大家现在还没有察觉到罢了。 事实上,在很多大型造船厂,已经开始将一些岗位交给机器人来干了。比如专门的焊接机器人,这就可以代替不少工人的工作。 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速度会越来越快。 至于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两点,一点就是商业逐利促使的技术革新,因为智能化无人化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建造时间,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基于此,肯定会有大量的造船厂支持和推进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在造船业的应用。 第二点,那就是可能和国家利益,地缘政Z还有国家战略,甚至国家安全有关系。 第(2/3)页